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處于企業組織架構中的中層位置,在決策層與執行層中間具有橋梁作用,是企業中重要的中樞系統。中層管理者向上對單位的經營管理決策負責,需要充分理解和傳達單位的經營管理;向下對員工的成長負責,不斷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鼓舞員工的士氣,幫助員工成長;中間對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流程銜接負責,促進部門間工作有序開展;對外還要對公共關系負責。他們的素質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般員工的職業行為。
這就對中層管理者的能力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對不同的角色,中層管理者該如何應對?這是每個中層管理者都應該反思和認真對待的問題。一個高績效的中層管理者應在以下五個方面加以修煉,強化基本功。
一、持續學習的熱情。當前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知識爆炸。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層管理者,就必須深度思考部門的職能定位,本部門對單位的主要貢獻點在哪里?與單位總體經營方向有什么關聯?針對這些關聯,系統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多層面補充知識,不僅僅是自己所熟悉的業務知識,更要借鑒同行經驗,還要系統學習計劃管理、時間管理、溝通管理、績效管理、客戶管理等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
掌握所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是從事管理類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發揮管理者的素質作用的基礎,包括在對未來的發現進行預測的基礎上制定有挑戰性的目標;有效地培養人才;在下屬和團隊中樹立影響與權威等。每個中層管理者可以根據不同的行業性質、自身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積累。包括財務知識、行業知識、專業知識、產品知識、商務經營管理知識和一些行業的相關法律、規定和規則方面的知識。
二、高度的執行力。所滑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它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執行力的強弱是衡量一名中層管理者的核心指標,如何提升自己的執行力是每個中層管理者都要面臨的課題。
關于執行力,有以下一些建議:認真理解領會領導層的經營管理決策的意圖;與領導層確認自己對他們的有關指示和安排的理解;對領導的指示和安排進行有效的分解和細化,形成工作思路和步驟;把所分解的工作安排給合適的員工,并制定具體的工作汁劃和檢查計劃;與員工保持持續不斷的溝通,并與員工一起,共同努力,把每項工作措施計劃落實到位;與員工一起總結工作成果,并形成工作總結,向領導層匯報工作成果;對下屬員工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優秀特質進行鼓勵,肯定他們的成績。
三、高度的資源整合能力。現代企業,每個部門都不是一座孤島,每做一項工作,都需要協調公司各項資源,所以,作為一名中層管理者,一定要提升自己整合內外部資源的能力。當單位的一項工作安排給某個中層管理者的時候,中層管理者應充分考慮自己有哪些可供使用的資源,比如:人力資源、財務資源、時間資源、領導支持資源、其他部門的合作資源、外部專業資源,等等。在完成每項工作目標的時候,中層管理者都要用盡全力。動用所有可以想得到的資源,達成目標。
四、有效授權。一些中層管理者通常只關心如何給員工安排工作,然后就等著聽匯報,作指示,而不考慮員工的職責和權限是否匹配。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層管理者,就必須研究如何對員工進行有效的授權。
當然,授權不授責,權力授予員工,責任仍在自己身上,當員工做錯了事情,出了問題,中層管理者不要只是簡單地指責員工,而是首先要自問,“我錯在哪里了?我為什么沒有幫助員工成功?我該怎么做?”然后和員工一起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將損失降到最小,通過問題事件幫助員工成長。
關于授權,有些工作可以授權,比如日常工作及需要專業技術的工作、收集事實與數據、可以代表其身份出席的工作、某些特定領域中的決定(例如,人力資源部門的培洲工作屬于培訓專員的權責范圍)、準備計劃報告等。而有些工作就不能輕易授權,這些工作包括:下達目標與分解目標、解決部門間的沖突、人事問題(如激勵、保持士氣)、發展及培養部下等。
五、持續創新的熱情。僅僅知道按領導意圖辦事的中層管理者一定不是一名合格的中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除了完成領導指示外,更要考慮該如何創新,一個合格的中層管理者一定是一個經常讓領導做選擇題(不斷提出方案,請領導做出選擇)而不是做問答題(事事都請示)的經理。
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層管理者,就必須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對未來的發展做到有效地規劃,并把這些規劃與單位的管理層進行有效的溝通,不斷對工作進行創新,用新觀念、新方法解決新問題。